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

Kyoto, Japan - 桜の降りしきる京都 - VOL 2.1 - 宇治

宇治位於京都南邊,一大片的丘陵地形,自古就是京都貴族狩獵巡幸的名所,而流貫宇治全區的宇治川,除了孕育出日本最有名的宇治茶,更是《源氏物語》中重要的故事場景,用心瀏覽宇治,會發現那裡的空氣溢滿了茶香、綠意、文學風。自平安時代以來,宇治就是京都人踏青散心的好去處,今天,在宇治川四周舖設有十分完整的人行步道。

抹茶算是宇治的名產,所以到處都可以看到抹茶相關的產品,另外,宇治為了推廣茶業,有些茶室推廣中心還可以免費飲茶。

自平安時代以來,宇治就是京都人踏青散心的好去處。


宇治橋,過了宇治車站前的大馬路就會進入到一條所謂的宇治橋商店街,約走15分鐘的路就可以看到這一座橋,站在橋上可以看到橘島、塔之島跟朝霧橋。

宇治上神社, 位於宇治神社的北側,是日本最為古老的神社,據考證創建於平安時代,神社的本殿,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建築,宇治上神社祭奉應神天皇和倆位皇太子,宇治上神 社內還有一眼泉水,名為【桐原水】,是古傳宇治七眼名水之一,也是現存唯一的一眼古名泉,至今泉水仍源源不斷地噴湧。神社內建於鐮倉時代的【拜殿】是日本 重要文物。宇治上神社已於1994年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
#1 說起來很好笑,我一直以為我逛的就是宇治上神社,現在整理照片才發現照片裡的都是宇治神社,非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宇治上神社,所以只有這張招牌表示我來過,下次再造訪 -.-


#2


#3


#4 這個應該就是宇治上神社的鳥居,不過卻一直以為就是剛所逛過的規模較小的宇治神社而沒進入。


#5 穿過宇治橋東頭的上流、朱紅色的朝霧橋側的牌坊,就是被稱為菟道稚郎子的宮殿遺址的宇治神社。


#6 古代也稱離宮明神、離宮八幡,明治維新以前,一直稱作離宮下社。正殿是三間社流派風格且葺有檜皮的神殿,為鐮倉時代初期的建築,內殿供奉有菟道稚郎子的木製等身大坐像,都被指定為國家重點文物。此外,還傳承了木製石獅、白色尉面等珍貴文物。


#7 朝霧橋。


#8


#9


沿 宇治川逆流走,會看到在河川中間有兩個小島,橘島和塔之島,一般稱為宇治中之島公園,兩個島分別用橋樑連接宇治川兩岸。連接宇治川東岸的是紅色的朝霧橋, 旁邊便有一個宇治十帖紀念碑。紀念的石像是匂宮和浮舟在宇治川泛舟的情景,而後面的屏風就雕刻了薰之君偷看到姬君(大君、中の君)在月下合奏的一幕。

#10 朝霧橋旁的宇治十帖紀念碑。


#11 治川是淀川的一部份,淀川是琵琶湖唯一一條流出河川,在滋賀縣時叫作瀨田川,流到京都府時則叫作宇治川,宇治川在京都府和大阪府邊界附近和桂川、木津川合 流成淀川流出大阪灣。在宇治市的這一段宇治川,是到宇治觀光的中心點,宇治橋、平等院、宇治神社、宇治上神社、源氏物語博物館等景點都在宇治川的附近。


#12 櫻花季節的宇治,相比起人多車多的京都舒服得多,和奈良一樣很有郊外的感覺。奈良的櫻花是在奈良公園的一大片草地上,而宇治就是種在宇治川兩旁,主要集中在中之島公園。


#13 塔の島上的枝垂櫻


#14


#15


#16


#17


#18


靠近宇治橋的小島是橘島,而另一個則是塔之島。塔之島上真的有座塔,那座十三重石塔又真的有十三層,這樣「名副其實」的景點其實不太常見。話說這石塔是日本最大的石塔,建於十三世紀鎌倉時代,在十八世紀時曾經被河水推倒衝倒後埋沒了百多年才再出土復修。

#19 「浮島十三重石塔」在塔の島上、高約15m,據說是日本最大石塔,現在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。此石塔為1286年由西大寺的僧人・叡尊所建立。當初是因配合宇治川禁捕漁而建塔,主要是供養魚靈並祈求宇治橋的安全。


#20 十三重石塔與喜撰橋。


#21 遊客可以選擇坐船遊覽宇治川。


#22 遊客還可以乘著木作屋形船(不是照片中這種)參觀昔往平安時代流傳下來的日本傳統的捕香魚活動之一「鸕飼」。不過期間是從6月中旬到9月中旬。


#23 日本人夾道歡迎我的到來 不過我沒那那麼偉大拉,只是巧遇日本天皇皇后參拜平等院,一堆人出來迎接,為此我們的平等院之行被迫dealy了,還好日本人很守時說中午會開放,結果還真正12點整就開放參觀了,不得不讚賞日本人的守時觀念 。


有圖有真相:


宇治縣神社位於宇治橋西邊,從大牌坊沿縣大道向南走600公尺的左側。祀奉之神是『木花開耶姬命』,大山津見神(也是伊邪那歧,伊邪那美之子)的女兒,邇邇 芸命(天照的孫子,天津彥彥火瓊)的妻子,也是神武天皇的曾祖母。根據[古事記]記載,天照命令其孫邇邇芸命離開高天原的寶座,降臨到高千穗,來統治葦原 中國。後來就邂逅了木花開耶姬命,芸命被她的美麗所傾倒,於是向她父親大山津見神求婚。大山津見神感到很榮幸,連帶也要她的姐姐木花開石比(又名磐)一起 嫁給芸命。不過芸命卻被石比的醜陋所嚇倒,雖然同是姐妹,差距就是那麼大,不過卻有這樣的說法,木花開耶姬命意味著繁榮美貌,而姐姐儘管醜陋,但卻意味著 長壽。芸命寧願生命如同櫻花燦爛美麗而短暫,但卻不留戀於冗長枯燥的生活,急忙把石比送還了回去。比日文發音就是姬,所以只要看到著比字就是女神,在日本 人的心目中,死亡是美的化身,它和肉體與靈魂和諧地融於一體,櫻花殞落時的璀璨悲壯的景觀,就如同武士的視死如歸,令人神馳。

宇治縣神社,所謂縣,是大和政權設於西日本要衝之地的區域機構,特別是位於畿內的縣,在政治和祭祀上都佔據著重要地位。現在的神殿建於1936(昭和11)年。神 社內有從平安時代以來作為歌枕(古來和歌中歌詠的名勝) —即在古代和歌中經常被詠頌的井「縣井」。每年6月5日至6日凌晨舉行的「黑暗奇祭(暗闇の奇祭)」「縣祭」而聞名,因會熄滅燈火,在一片漆黑中恭送梵天 起駕,故被稱為「暗夜之奇祭」,許多人聚在一起熱鬧非凡,在神社裡還可以看到祭祀用的「梵天」(譯註:佛法守護神)的仿製品。

#24 宇治縣神社。


#25 縣神社裡有一株幾乎是滿開的櫻花樹。


#26


#27 據說在修建平等院時,宇治縣神社也曾做過其鎮守神社。


#28 這棵櫻花樹讓縣神社增添不少美感。


#29 紫式部 (978-1015),本姓藤原,原名不詳。因其長兄任式部丞,故稱為藤式部。後來因《源氏物語》中女主人公紫姬為世人傳誦,遂又稱為紫式部。 自幼隨父學習漢詩,熟讀中國古代文獻,特別是對白居易的詩有較深的造詣。婚後擔任彰子皇后的女官,有機會直接接觸宮廷生活,因此為其創作提供了堅實的基 礎。後方為宇治橋,宇治橋初建於646年,與「瀬田の唐橋」、「山崎橋」共稱為日本三古橋,現在的橋是1996年重建,護欄為檜木造的,高欄冠上傳統形狀 的擬寶珠,使得橋姿與宇治川的自然、橋周辺的歴史遺產互相調和。其中,擬寶珠為日本現存最古(1636年)的作品。宇治橋是許多歷史、文學故事的舞台,其 中以《源氏物語》最膾炙人口,其作者紫式部的雕像就在宇治橋旁。


#30 今日午餐,就在平等院入口處附近的一家,因平等院暫停開放只好先吃午餐,這餐是我在日本這幾天下來覺得份量最足夠的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搜尋此網誌